6月24日,東港區陳疃鎮東石墩村辛崇建家的外墻上,訂上了嶄新的兩面牌匾,一塊寫著“山東有線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另一塊寫著“山東有線惠民工程便民服務站”,便民服務范圍、有線電視業務、辛崇建的聯系電話都寫的清清楚楚,鄰居們紛紛高興地說,“這下村里人辦有線、安寬帶更方便了,找老辛準沒錯,看電視有啥問題了也找他,讓他給上門看看。”
辛崇建是一名東港區“智慧廣電?文化惠民”志愿者,也是東港分公司的一名優秀業務代理員,為其“掛牌”,既是表彰,也是對業務代理員管理制度的落實。一批以業務代理員為負責人的山東有線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山東有線惠民工程便民服務站的成立,打通了廣電網絡工作站與用戶之間的“最后一公里”,將公益志愿服務、有線電視便民服務、文化扶貧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業務代理員成為深入到群眾間的文明使者、有線電視業務管家,服務群眾,發展用戶。
日照分公司以東港分公司為試點,打造一支業務精干、工作高效、服務優質的業務代理員隊伍,努力趟出一條以黨委政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為翹板,以公益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打通村鎮營銷渠道,拓展用戶發展,提升服務效能,擴大智慧社區宣傳,樹立服務品牌形象的農網發展之路。
“把營業廳搬到了村里”是東港分公司的必選之路
面對運營商各種廣告、市場活動的狂轟亂炸,農村群眾會如何選擇?他們只會選擇相信自己身邊的人,而來自本村的廣電網絡業務代理員正是群眾身邊的人,是隔壁鄰居,是親朋好友……這種天然的信任關系,是各類市場活動難以建立的,也是輸送廣電網絡業務和服務最好的紐帶。
身邊人了解身邊事,業務代理員可以一手掌握用戶信息,誰家剛結婚要買電視,誰家剛買了電腦打算安寬帶,誰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需要課后輔導,都能及時為其推介適用的業務,實現精準營銷,解決了業務發展從村到戶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而這原本正是東港分公司業務發展的短板所在。東港分公司經理梁啟余分析道:“東港分公司是純農網公司,沒有城區用戶,低端用戶多,群眾購買力低,若沒有村兩委的支持,擺攤設點社區營銷的路子難以奏效。發展業務代理員對于東港來說是最好的辦法,代理員就像打入群眾內部的一顆‘釘子’,把營業廳搬到了村里,業務發展如同活水源源不斷。”避免了工作站社區營銷進村難的尷尬,市場活動通過業務代理員可以直達用戶。
業務代理員主要發展有線電視、廣電寬帶、快樂學堂、高清電視機四項業務,還能為鄉親們提供上門安裝調試、維修維護一條龍服務,為工作站業務發展、維修維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夏天雷擊過后,用戶會先找代理員處理問題,更換電源之類的小事代理員就能很快處理了,分散了工作站的維修壓力。”濤雒工作站站長鄭軍說。業務代理員與群眾“打成一片”,利用在村里的威望、人際關系和個人的營銷能力,“別人收不上來的費,代理員卻能收上來”。5名業務代理員重點發展新用戶,發展綜合業務,濤雒工作站2015年80%的業務量都是依靠推廣員做成的。
業務代理員在工作站與有線電視用戶之間搭建了橋梁,暢通了村鎮營銷渠道,拉伸了業務發展的鏈條。
“把業務代理員的心暖回來”,爭取“東港一片紅”
相當一部分業務代理員是由有線電視收費員轉變而來,增加了業務發展的職責,人員發掘不易,留住更難。有線電視整轉之后,收費工作集中到工作站、營業廳,剩余的部分由有線電視收費員代勞,業務少、提成低,收費員相當于“下了崗”,也“涼了心”。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廣電網絡需要將這批編外人員的心“暖回來”,亟需加強業務代理員的榮譽感、歸屬感,提高業務代理員的收入。
各項業務代理日照分公司均制訂了相應的提成標準,業務熟練、門路廣的業務代理員月收入能達到三、四千元。濤雒工作站的業務代理員王芹,2015年連續兩個月收入逾4000元,她利用自己在村委從事收電費、計劃生育等工作,人脈廣、消息靈通的特點,快速掌握到需求用戶的信息,安裝調試、日常維修工作也駕輕就熟,每個月她都能辦理不少業務,收入自然不低。
歷次市場活動,東港分公司都將活動優惠作為給予業務代理員的回饋,比如電視機特價促銷,本村僅限2臺,只有通過業務代理員購買才能享受優惠,給足了代理員“面子”。市場活動經過業務代理員的口頭傳播,也成了為村里爭取的福利,“今天我給聯系了來咱村放電影,都來看!”“今天我給爭取到了辦有線業務的免費抽獎,晚上大伙都過來看看!”這樣,業務代理員樂于宣傳,也更加樹立了群眾威信,市場活動也口口相傳進入百姓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日,東港分公司還統一定制了“山東有線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山東有線惠民工程便民服務站”的牌匾,懸掛在優秀業務代理員家的院墻上,并且,在東港區文化精準扶貧暨有線電視“戶戶通”扶貧工程啟動儀式上,對72名優秀“智慧東港”志愿者進行了表彰,向“智慧東港”廣電業務代理員頒發了聘書。極大增強了業務代理員的榮譽感和歸屬感。業務代理員辛崇建說:“掛上這牌子,臉上有光,更得好好干,給鄉親們服務好,不能辜負了廣電網絡對我的信任。”
“給足面子,做足里子,我們就是要把業務代理員的心暖回來,成為廣電網絡公司業務發展的左膀右臂。”東港分公司經理梁啟余說。
嚴格的選用、考核、管理制度和定期的培訓,為東港分公司篩選出合格的業務代理員。后村鎮的鄭華鵬、南湖鎮的王磊、濤雒鎮的陳曉三名業務代理員在2015年9月份的省公司統一招聘中,通過考試,成為日照分公司的一名正式員工。業務代理員“轉正”,為工作站輸送了專業型人才,他們迅速成長為業務骨干,有效緩解了工作站任務量大、人手緊張的困境。
“東港分公司轄區內有1個街道7個鎮,每個區域先發展4-5個精明強干的業務代理員,以點帶面,最后全區456個村,每個村能有一個給力的業務代理員,將會形成東港一片紅的可喜景象!”東港分公司經理梁啟余對業務代理員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打造一支業務精干、工作高效、服務優質的業務代理員隊伍,靈活運用這只隊伍,對于工作站拓展用戶發展,提升服務效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公益活動搞起來,惠民實事辦起來”,服務品牌亮起來
業務代理員身兼“智慧廣電?文化惠民”志愿者的身份,對內是智慧廣電的建設者,肩負起發展各項廣電網絡業務、達成共建智慧日照的使命,對外則要履行社會責任,志愿服務群眾,努力做文化惠民的先鋒隊。“服務站的掛牌不在于走形式,而要讓老百姓感覺確實有用,才能通過服務群眾來增進感情、黏住用戶。”對此,東港分公司經理梁啟余有著清醒的認識,“公益活動搞起來,惠民實事辦起來,區里才會幫我們發展業務。”
2016年1月26日,東港分公司在陳疃鎮三村舉行“迎新春 送溫暖 有線最有情”志愿服務活動,包聯該村的東港區衛生局給予有線電視用戶專享資金補貼,公司出臺惠民措施,讓該村村民全部看上了有線電視。志愿者們入戶送春聯送福字,安裝、維修有線電視,接地氣、入民心的服務受到群眾贊揚。這是2016年,東港分公司借助東港區委與各鎮黨委的行政力量助推業務發展的開門之戰。當日,共計新增數字用戶112戶,發展寬帶用戶23戶,辦理高清業務19戶,銷售惠民電視機6臺。以志愿服務活動為突破口,東港分公司再掀一波業務發展高潮。
圖為4月5日南湖智慧黨建首次正式啟用。
圖為三莊窩疃村“戶戶通惠民活動”現場。
圖為三莊鎮前高莊村廣電網絡惠民業務展示區人頭攢動。
圖為志愿者教會用戶使用有線數字電視機頂盒。
圖為志愿者為群眾介紹廣電惠民高清電視機業務。
圖為香河街道下李家莊子村“文化惠民大篷車”便民服務現場。